空曠
詞語 | 空曠 |
---|---|
拼音 | kōng kuà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地方廣闊,沒有樹木、建筑物等:空曠的原野。砍掉了這棵樹,院里顯著空曠點兒。解釋:
(一)、空寂。
《后漢書·左雄傳》:“官寺空曠,無人案事,每選部劇,乃至逃亡。”
(二)、空寂廣闊。
唐 鮑溶 《沙上月》詩:“水文不上煙不蕩,平平玉田冷空曠。” 清 吳敏樹 《九日鹿角登高》詩序:“秋之氣清以肅,氛霧收而天高,田禾畢登,原野空曠。” 瞿秋白 《餓鄉紀程》八:“一片空曠的冬原,衰草都掩沒在白云里。”
(三)、指廣闊的地方。
唐 韓愈 《岳陽樓別竇司直》詩:“猶疑帝 軒轅 ,張樂就空曠。”
釋義:
空曠,拼音:kōngkuàng,英文:[open;spacious],近義詞:遼闊(寥闊)、空蕩,反義詞:局促、狹隘,解釋:空蕩蕩的,視野開闊,無阻擋物。
相關詞語:
空城計白駒空谷白首空歸寶山空回不務空名白手空拳碧空如洗碧空萬里赤手空拳扯空砑光遲日曠久簞瓢屢空地曠人稀遁入空門咄咄書空遁跡空門翻空出奇海闊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