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陵
詞語 | 十三陵 |
---|---|
拼音 | shí sān líng |
字數 | 3字詞語 |
形式 | abc式詞語 |
意思:
明代十三位皇帝的陵墓群。始建于1409年。在北京昌平區。有長陵、景陵、永陵、德陵、獻陵、慶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定陵、昭陵、思陵等。陵區背依天壽山群峰,坐落于山巒南麓。在山谷入口處建有一座石牌坊,為陵區的起始點,建有長約7千米的神道,兩旁建碑亭、石象生和龍鳳門。整個陵區建筑與山體有機結合,氣勢森嚴。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解釋:
(一)、明 代十三個皇帝陵墓的總稱。陵名為: 長陵 ( 成祖 )、 獻陵 ( 仁宗 )、 景陵 ( 宣宗 )、 裕陵 ( 英宗 )、 茂陵 ( 憲宗 )、 泰陵 ( 孝宗 )、 康陵 ( 武宗 )、 永陵 ( 世宗 )、 昭陵 ( 穆宗 )、 定陵 ( 神宗 )、 慶陵 ( 光宗 )、 德陵 ( 熹宗 )、 思陵 ( 思宗 )。位于 北京市 昌平縣 天壽山 麓。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其中 長陵 規模最大。
清 顧炎武 《金陵雜詩》之二:“重聞百五日,遙祭十三陵。”參閱《大明一統志·京師山川》。
釋義:
1.明代十三個皇帝陵墓的總稱。陵名為:長陵(成祖)﹑獻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憲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慶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位于北京市昌平縣天壽山麓。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其中長陵規模最大。
造句:
1、 我陪同老家來的客人游覽了長城和十三陵。
2、 請你敘述一下明十三陵的簡況好嗎?
相關詞語:
三家村挨三頂五捱三頂四捱三頂五巴三覽四拔十得五霸陵醉尉半夜三更不成三瓦不三不四八難三災拔十失五白璧三獻巴三攬四半三不四暴內陵外避軍三舍避君三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