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止
詞語 | 息止 |
---|---|
拼音 | xī zhǐ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停止:永不息止地工作。解釋:
(一)、停止,終止。
《魏書·江悅之傳》:“郡中震肅,姦刼息止。”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內閣三·貂帽腰輿》:“京師冬月,例用貂皮煖耳……惟近來主上息止此詔,業已數年。” 聞捷 《海燕》:“好像一群精力充沛的小伙子,在大笑著,呼喊著,歌唱著,混合成永不息止的喧囂。”
(二)、棲息;居住。
唐 蘇鶚 《蘇氏演義》卷上:“屋者,具也。謂世人寢興之所。又曰:止也,息止之處。”
釋義:
息止是漢語詞匯,讀音是xī zhǐ,意思為停息,終止。
造句:
1、 用離子色譜測定各受試者息止菌斑液中無機陽離子濃度。
2、 由于臨床息止位可受體位的影響,故又可稱為下頜姿勢位。
相關詞語:
保境息民鼻息如雷屏氣斂息屏聲息氣不隨以止不遑寧息屏氣懾息抽薪止沸川流不息喘息之間喘息未定重足累息重足屏息東窗消息扼腕嘆息烽鼓不息風平波息高山仰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