咄嗟
詞語 | 咄嗟 |
---|---|
拼音 | duō jiē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吆喝。解釋:
(一)、嘆息。
晉 葛洪 《抱樸子·勤求》:“令人怛然心熱,不覺咄嗟?!?宋 梅堯臣 《范饒州坐中客語食河豚魚》詩:“皆言美無度,誰謂死如麻。我語不能屈,自思空咄嗟?!?清 昭槤 《嘯亭雜錄·平定回部本末》:“士卒盡沒, 雅將軍 咄嗟無他策。”
(二)、猶呼吸之間。謂時間倉卒;迅速。
晉 左思 《詠史》詩之八:“俛仰生榮華,咄嗟復彫枯?!薄侗饼R書·李渾傳》:“若簡練驍勇,銜枚夜襲,徑趣營下,出其不意,咄嗟之間,便可擒殄?!?元 喬吉 《小桃紅·紹興于侯索賦》曲:“一郡居民二十萬,報平安,秋糧夏稅咄嗟兒辦?!?郭沫若 《歸去來·在轟炸中來去》:“ 蔣 接連問了兩次,我于咄嗟之間,終沒有可能提出任何人來?!?/p>
(三)、呵叱;吆喝。
宋 蘇轍 《三國論》:“﹝ 項籍 ﹞咄嗟叱咤,奮其暴怒?!?陳三立 《題顧石公松花江踏雪尋詩圖》詩:“皤皤之腹高頰權,咄嗟白眼橫青天。”
釋義:
咄嗟,拼音duō jiē,出自《上劉右相書》。
造句:
1、他在這一帶可是呼風喚雨,咄嗟立辦。
2、總之,本公司之營業,非尋常貿易之比,其不能咄嗟立辦,不待言喻。
相關詞語:
叱嗟風云咄咄逼人咄咄怪事咄嗟便辦咄嗟叱咤咄嗟立辦咄咄書空咄嗟之間怪事咄咄嗟悔無及嗟來之食樂嗟苦咄書空咄咄嘆老嗟卑瞻望咨嗟扼腕興嗟仰屋興嗟意烏猝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