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色
詞語 | 日色 |
---|---|
拼音 | rì sè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太陽的光,指時間的早晚:日色不早了,快點趕路吧。解釋:
(一)、太陽的顏色。
《宋書·五行志五》:“ 后廢帝 元徽 三年三月乙亥,日末沒數(shù)丈,日色紫赤無光。”《水滸傳》第七九回:“神號鬼哭,昏昏日色無光;岳撼山崩,浩浩波聲若怒。”
(二)、日光。
唐 李白 《長相思》詩:“日色欲盡花含煙,月明如素愁不眠。” 清 蔣士銓 《一片石·訪墓》:“路要慢慢的行,傘要斜斜的打,不要叫日色曬了老爺。” 吳組緗 《山洪》十四:“灌木叢、竹篁和茅草,密密重重的屏蔽著,連日色也似乎看不見。”
(三)、指日影。
唐 杜荀鶴 《送僧歸國清寺》詩:“路沿山腳潮痕出,睡倚松根日色斜。”
(四)、猶天色。借指時間。
唐 薛用弱 《集異記·鄧元佐》:“時日色已暝, 元佐 引領(lǐng)前望,忽見燈火,意有人家,乃尋而投之。”《初刻拍案驚奇》卷五:“酒席既闌,日色已暮,都起身歸衙。”《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一:“日色還早,小人去與集上一班做公的弟兄約會一聲,大家留心一訪。”
釋義:
1.太陽的顏色。 2.日光。 3.指日影。 4.猶天色。借指時間。
造句:
1、日色才臨仙掌動,香煙欲傍袞龍浮。
2、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相關(guān)詞語:
清一色愛日惜力黯然失色暗無天日黯然無色白虹貫日白日見鬼白日升天白日衣繡白日做夢百花生日飽食終日倍日并行蔽日干云變色易容變色之言并日而食撥云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