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魚
詞語 | 草魚 |
---|---|
拼音 | cǎo yú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魚,身體圓筒形,生活在淡水中,吃水草。是我國重要的養殖魚之一。也叫鯇(huàn)。解釋:
(一)、也叫鯇、鯶。身體筒形,青黃色,生活在淡水中,吃水草,是我國重要的養殖魚之一。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鱗三·鯇魚》:“俗名草魚,因其食草也。 江 閩 畜魚者,以草飼之焉。”
釋義:
又稱“鯇”。魚綱,鯉科。中國四大家魚之一。體近似圓筒形,外形似青魚,但吻較寬,體青黃色,背鰭無硬刺。棲息于江河湖泊的中下層,以水草為食,故名。體長達1米多,重達35千克以上。
造句:
1、 測定了不同濃度的甘油與草魚皮膠原混合后膠原的熱變性溫度,并測定其圓二色性。
2、 采用靜水法生物測試研究了重金屬汞、鉛對草魚魚苗的急性毒性,旨在評價水環境中汞和鉛對魚類的影響.
相關詞語:
白龍魚服白魚入舟鮑魚之肆撥草尋蛇不棄草昧白草黃云白魚赤烏白魚登舟鮑魚之次撥草瞻風草草了事草草收兵草創未就草間求活草菅人命草滿囹圄草莽英雄草木皆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