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香
詞語 | 馨香 |
---|---|
拼音 | xīn xiā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芳香:桂花開了,滿院馨香。(二)、燒香的香味:馨香禱祝。
解釋:
(一)、散播很遠的香氣。
《國語·周語上》:“其德足以昭其馨香,其惠足以同其民人。” 韋昭 注:“馨香,芳馨之升聞者也。”《古詩十九首·庭中有奇樹》:“馨香盈懷袖,路遠莫致之。”《金瓶梅詞話》第十二回:“少頃,拿了七鐘細茶來,馨香可掬,每人面前一盞。” 陳毅 《冬夜雜詠·幽蘭》:“只為馨香重,求者遍山隅。”
(二)、芳香馥郁貌。
漢 宋子侯 《董嬌嬈》詩:“終年會飄墮,安得久馨香。” 唐 元稹 《鄭氏封才人制》:“桃姿焜燿,蘭行馨香?” 明 陳子龍 《長歌行》之二:“仙人餐沆瀣,肌體何馨香?” 冰心 《南歸》:“對于這些無情的自然,如陽光,如花卉,在她的病的靜息中,也加倍的溫煦馨香。”
(三)、指用作祭品的黍稷。
《左傳·僖公五年》:“若 晉 取 虞 ,而明德以薦馨香,神其吐之乎?” 唐 包佶 《祀風師樂章·迎俎酌獻》:“德盛昭臨,迎拜巽方。爰候發生,式薦馨香。” 清 陳夢雷 《木癭瓢賦》:“調太羹而注黃流兮,薦馨香而攸宜。”亦泛指供奉神佛的香火。紹劇《龍虎斗》第十場:“生為英雄死為神,千秋萬歲受馨香。”
(四)、謂禱祝時心誠意切。
唐 白居易 《得景為宰秋雩刺史責其非時辭云旱甚若不雩恐為災判》:“馨香以感,夕旦望於月離。” 清 譚嗣同 《致鄒岳生書》之一:“依依天末,住去兩點,惟有馨香禱之而已。”參見“ 馨香禱祝 ”。
(五)、比喻風雅。
《鏡花緣》第七四回:“教我各處找不著,原來卻在圍棋一處。看這光景,大約也是要借點馨香之意。”
(六)、比喻可流傳后代的好名聲。
清 惜秋 旅生 《維新夢》:“男兒抱熱血,君子不偷生,光彩留今史,馨香貽后人。”
釋義:
馨香,漢語詞匯,散布很遠的芳香、香氣;指用作祭品的黍稷;比喻可流傳后代的好名聲。
造句:
1、通往溝底的路上,槐花依舊散發醉人的馨香。不高的小樹上,垂滿了一嘟嚕、一串串潔白的洋槐花。在碧綠的、卵形的小葉襯托下,那開著的咧嘴笑著,那半開的透著嬌羞,還有那含苞欲放的卻在默默地積蓄著甜蜜和芳香。
2、人生如詩,詩情畫意縱山水;人生如茶,點點馨香蘊于胸;人生如戲,酸甜苦辣自然品;人生如史,是非成敗后世憑。
相關詞語:
暗香疏影寶馬香車班香宋艷撮土焚香齒頰生香春暖花香德藝雙馨斷香零玉分香賣履焚香禮拜焚香頂禮焚香膜拜焚香掃地古色古香桂馥蘭香桂子飄香國色天香膏澤脂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