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曲
詞語 | 方曲 |
---|---|
拼音 | fāng qǔ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亦作“方麯”。(二)、曲霉的一種。
解釋:
(一)、亦作“ 方麯 ”。
1.竹織方扇。多用以障面。《北史·楊愔傳》:“后有選人 魯漫漢 ,自言猥賤,獨不見識。 愔 曰:‘卿前在 元子思 坊騎禿尾草驢,經(jīng)見我不下,以方麴鄣面,我何不識卿?’ 漫漢 驚服。” 明 楊慎 《丹鉛總錄·物用·方麯》:“《北史·楊愔傳》‘以方麯障面’,讀者不解‘方麯’為何語。按《説文》作筁,蠶薄也……《方言》‘薄謂之曲’,此云‘方麯障面’,蓋竹織方扇也。”一說方曲形如餅而四棱,以木為之,亦團扇之類。見 清 褚人穫 《堅瓠秘集·扇》。
(二)、曲霉的一種。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shù)·笨麴并酒》:“作白醪酒法:用方麴五斤,細(xì)剉,以流水三斗五升,漬之再宿。”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shù)·笨麴并酒》:“冬米明酒法……用方麴十五斤酘之。米三斗,水四斗,合和釀之也。”
釋義:
方曲,讀音fāng qǔ ,漢語詞語,基本意思為竹織方扇,多用以障面;一種曲霉。
相關(guān)詞語:
聱牙詰曲八方呼應(yīng)不劣方頭八方風(fēng)雨八方支持八方支援百計千方背曲腰躬背曲腰彎辨物居方大方之家大政方針戴圓履方東方千騎斗方名士獨霸一方大夢方醒登界游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