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發
詞語 | 束發 |
---|---|
拼音 | shù fà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系結頭發。(二)、成童的年齡,15至20歲余自束發讀書軒中。--明.歸有光《項脊軒志》
解釋:
(一)、束扎發髻。
《禮記·玉藻》:“童子之節也,緇布衣,錦緣,錦紳并紐,錦束髮。” 孔穎達 疏:“錦束髮者,以錦為緫而束髮也。” 漢 劉向 《列女傳·魯秋潔婦》:“潔婦者, 魯 秋胡子 妻也。既納之五日去而官于 陳 ,五年乃歸……婦曰:‘子束髮辭親,往仕五年乃還。’”
(二)、古代男孩成童時束發為髻,因以代指成童之年。
漢 賈誼 《新書·容經》:“古者年九歲入就小學,蹍小節焉,業小道焉;束髮就大學,蹍大節焉,業大道焉。” 唐 鮑溶 《苦哉遠行人》詩:“去時始束髮,今來髮已霜。” 宋 陸游 《上執政書》:“某小人,生無他長,不幸束髮有文字之愚,自上世遺文, 先秦 古書,晝讀夜思,以求圣賢致意處。” 清 錢謙益 《南京通政司通政使林學曾授正議大夫繼妻吳氏仍前封制》:“人臣束髮勵行,老而彌固,則必有賢明之助焉。” 程善之 《春日雜感》詩:“我生始束髮,便思萬里行。”
(三)、指用以束發的頭飾。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晚霞》:“ 龍窩君 嘉其惠悟,賜五文袴褶,魚鬚金束髮,上嵌夜光珠。”
釋義:
系結頭發。清朝以前漢族男孩15歲時束發為髻,成童;20歲時行冠禮,成年。因此用束發指代成童的年齡,即15至20歲。也指束發的頭飾。
造句:
1、遠行前,您常常將一束發髻夾在我胸前,纏繞著您對我滿滿的祝福。那是一種寸步不離的感覺。我知道,那叫母愛。祝媽媽端午節快樂!
2、半導體激光器發出的是一束發散的橢園形高斯光束,并具有溫度依賴性.
相關詞語:
按兵束甲案兵束甲白發蒼顏白發紅顏白發千丈白發青衫百發百中不差毫發不悱不發白發蒼蒼白發丹心白發朱顏百中百發飆發電舉不絕如發不爽毫發蒼顏白發初發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