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好
詞語 | 自好 |
---|---|
拼音 | zì hào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自以為美好。(二)、自愛;自重。
解釋:
(一)、自以為美好。
《莊子·天下》:“天下大亂,圣賢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荀子·修身》:“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
(二)、自愛;自重。
《孟子·萬章上》:“鄉黨自好者不為,而謂賢者為之乎?” 朱熹 集注:“自好,自愛其身之人也。”《韓非子·顯學》:“立節參民,執操不侵,怨言過於耳必隨之以劍,世主必從而禮之,以為自好之士。”《漢書·賈誼傳》:“頑頓亡恥,奊詬亡節,廉恥不立,且不自好,茍若而可,故見利則逝,見便則奪。” 章炳麟 《駁康有為論革命書》:“次即束身自好,優游卒歲,以自處于朝隱。”
釋義:
1.自以為美好。
造句:
1、 財政干部要心靜如水,心平氣和,心胸寬廣,潔身自好,這既是做人的標準,更是我們財政干部維系自身形象的道德底線。
2、 潔身自好才能保持心靈的純潔。
相關詞語:
愛人好士愛素好古安閑自得安閑自在按行自抑昂然自得傲睨自若昂昂自若昂然自若遨翔自得跋扈自恣百年之好悲不自勝閉關自守敝帚自珍不打自招不攻自破不能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