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假山
詞語 | 木假山 |
---|---|
拼音 | mù jiǎ shān |
字數 | 3字詞語 |
形式 | abc式詞語 |
意思:
宋 蘇洵《木假山記》:“木之生……其最幸者漂沉汩沒於湍沙之間不知其幾百年,而其激射嚙食之餘或髣髴於山者,則為好事者取去強之以為山。”后世有用特殊形狀的枯樹根堆迭而成的假山,亦謂之“木假山”。明 謝肇淛《五雜俎·地部一》:“余在 德平 葛尚寶 園,見木假山一座,巖洞峰巒,皆木頭疊成,不用片石抔土也。余……笑謂 葛君:‘歲久而朽,奈何?’答曰:‘此土中之根,非百年不朽也。’”解釋:
(一)、宋 蘇洵 《木假山記》:“木之生……其最幸者漂沉汩沒於湍沙之間不知其幾百年,而其激射嚙食之餘或髣髴於山者,則為好事者取去強之以為山。”后世有用特殊形狀的枯樹根堆迭而成的假山,亦謂之“木假山”。
明 謝肇淛 《五雜俎·地部一》:“余在 德平 葛尚寶 園,見木假山一座,巖洞峰巒,皆木頭疊成,不用片石抔土也。余……笑謂 葛君 :‘歲久而朽,奈何?’答曰:‘此土中之根,非百年不朽也。’”
釋義:
1.宋蘇洵《木假山記》:"木之生……其最幸者漂沉汩沒于湍沙之間不知其幾百年,而其激射嚙食之余或仿髴于山者,則為好事者取去強之以為山。"后世有用特殊形狀的枯樹根堆疊而成的假山,亦謂之"木假山"。
相關詞語:
假惺惺假慈悲挨山塞海安如泰山安如太山安若泰山巴山蜀水巴山夜雨拔地搖山拔山超海拔山蓋世拔山扛鼎跋山涉水白山黑水半壁江山寶山空回背山起樓逼上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