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錫
詞語 | 九錫 |
---|---|
拼音 | jiǔ xī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古代天子賜給諸侯、大臣的九種器物,是一種最高禮遇。《公羊傳·莊公元年》“錫者何?賜也;命者何?加我服也”漢 何休 注:“禮有九錫:一曰車馬,二曰衣服,三曰樂則,四曰朱戶,五曰納陛,六曰虎賁,七曰宮矢,八曰鈇鉞,九曰秬鬯。”《漢書·武帝紀(jì)》:“元朔 元年,冬十一月……有司奏議曰:古者,諸侯貢士,壹適謂之好德,再適謂之賢賢,三適謂之有功,乃加九錫。”宋 林逋《深居雜興詩》之四:“三千功行無圭角,可望虛皇九錫表。”明 楊珽《龍膏記·寵賜》:“羣僚皆拱向,九錫足恩光。”(二)、魏 晉 六朝 掌政大臣奪取政權(quán)、建立新王朝率皆襲 王莽 謀 漢 先邀九錫故事,后以九錫為權(quán)臣篡位先聲。唐 杜牧《和野人殷潛之題籌筆驛十四韻》:“三吳 裂婺女,九錫獄孤兒。”《新五代史·孔循傳》:“太祖 曰:‘我不由九錫作天子可乎?’”清 趙翼《五人墓》:“縱撰九錫盜神器,中外臣僚孰枝梧。”詩中“九錫”是指九錫文。
解釋:
(一)、古代天子賜給諸侯、大臣的九種器物,是一種最高禮遇。
《公羊傳·莊公元年》“錫者何?賜也;命者何?加我服也” 漢 何休 注:“禮有九錫:一曰車馬,二曰衣服,三曰樂則,四曰朱戶,五曰納陛,六曰虎賁,七曰宮矢,八曰鈇鉞,九曰秬鬯。”《漢書·武帝紀(jì)》:“ 元朔 元年,冬十一月……有司奏議曰:古者,諸侯貢士,壹適謂之好德,再適謂之賢賢,三適謂之有功,乃加九錫。” 宋 林逋 《深居雜興詩》之四:“三千功行無圭角,可望虛皇九錫表。” 明 楊珽 《龍膏記·寵賜》:“羣僚皆拱向,九錫足恩光。”
(二)、 魏 晉 六朝 掌政大臣奪取政權(quán)、建立新王朝率皆襲 王莽 謀 漢 先邀九錫故事,后以九錫為權(quán)臣篡位先聲。
唐 杜牧 《和野人殷潛之題籌筆驛十四韻》:“ 三吳 裂婺女,九錫獄孤兒。”《新五代史·孔循傳》:“ 太祖 曰:‘我不由九錫作天子可乎?’” 清 趙翼 《五人墓》:“縱撰九錫盜神器,中外臣僚孰枝梧。”詩中“九錫”是指九錫文。
釋義:
1.古代天子賜給諸侯﹑大臣的九種器物,是一種最高禮遇。 2.魏晉六朝掌政大臣奪取政權(quán)﹑建立新王朝率皆襲王莽謀漢先邀九錫故事,后以九錫為權(quán)臣篡位先聲。
造句:
1、 五月,獻(xiàn)帝封曹操為魏公,加九錫,割冀州的河?xùn)|、魏郡等十郡以為魏國封地。
2、 自王莽始,權(quán)臣易代,奪取帝位,必先封王,加九錫,然后再龍袍加身,登上九五。
相關(guān)詞語:
九回腸九折臂八街九陌愁腸九回愁腸九轉(zhuǎn)分茅錫土鳳引九雛含笑九泉鶴鳴九皋回腸九轉(zhuǎn)九鼎大呂九垓八埏九回腸斷九九歸一九烈三貞九流人物九流三教九流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