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笏
詞語 | 簪笏 |
---|---|
拼音 | zān hù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冠簪和手版。古代仕宦所用。比喻官員或官職。解釋:
(一)、冠簪和手版。古代仕宦所用。比喻官員或官職。
南朝 梁簡文帝 《馬寶頌》序:“簪笏成行,貂纓在席。” 唐 杜甫 《與李十二白同尋范十隱居》詩之三:“不愿論簪笏,悠悠滄海情。” 宋 曾季貍 《艇齋詩話》:“ 山谷 ‘簡編自襁褓,簪笏到仍昆’,取 退之 聯(lián)句‘爵勛逮僮隸,簪笏自懷繃’。” 清 方文 《壽姊氏姚夫人六十》詩之二:“簪笏夫家貴, 河 山嫂氏賢。”
釋義:
簪笏指冠簪和手板。古代仕宦所用。比喻官員或官職。
相關詞語:
持橐簪筆美女簪花袍笏登場瓶沉簪折瓶墜簪折遺簪墜屨遺珥墮簪遺珥墜簪遺簪弊屨遺簪弊履遺簪墮珥遺簪墮履遺簪絕纓遺簪棄舄遺簪脫舄遺簪墜珥遺簪墜履遺簪墜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