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州
詞語 | 知州 |
---|---|
拼音 | zhī zhōu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古代地方官名。宋代派京官暫行統治一州的稱“權知軍州事”,簡稱知州。明清兩代為州級行政官吏的正式名稱。解釋:
(一)、官名。
宋 初鑒于 五代 藩鎮之亂,留居諸鎮節度于京師,而以朝臣出守列郡,稱“權知某軍州事”,意為暫行主管某軍州兵政、民政事務。其后文武官參為知州軍事,總理郡政,省稱曰知州。 明 清 因之,并定知州為官名。《宋史·徽宗紀四》:“ 方臘 陷 處州 , 淮南 盜 宋江 等犯 淮陽軍 ……命知州 張叔夜 招降之?!薄豆賵霈F形記》第六回:“他身上原有一個州同,就此加捐一個知州,又捐了一個十成花樣,歸部銓選?!?/p>
釋義:
知州中國古代官名。宋以朝臣充任各州長官,稱“權知某軍州事”,簡稱知州。“權知"意為暫時主管,“軍”指該地廂軍,“州”指民政。明、清以知州為正式官名,為各州行政長官,直隸州知州地位與知府平行,散州知州地位相當于知縣。
造句:
1、 “夙夜悉心,惟民實憂”是蔡襄對自己作為知州的職責之理解和認識,并且付諸實踐之中。
2、 后又由知州王欽應詔辟薦赴朝.
相關詞語:
安分知足白首相知伯玉知非不得而知不識不知不知不覺不知丁董不知端倪不知凡幾不知甘苦不知高低不知好歹不知紀極不知進退不知就里不知利害不知其詳不知輕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