袍澤
詞語 | 袍澤 |
---|---|
拼音 | páo zé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詩經·秦風·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這首詩講兵士出征的故事,“袍”和“澤”都是古代的衣服名稱,后來稱軍隊中的同事叫袍澤:袍澤之誼。袍澤故舊。解釋:
(一)、亦作“ 袍襗 ”。戰袍和襯衣。澤,通“ 襗 ”。
《詩·秦風·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豈曰無衣,與子同澤。” 鄭玄 箋:“襗,褻衣,近污垢。” 孔穎達 疏:“襗是袍類,故《論語》注云:‘褻衣,袍襗也。’”后遂稱軍隊中同事為“袍澤”。 羅正緯 《灤州革命紀實初稿》:“五鎮長官,多舊日袍澤,藉此淵源,重申前次獨立之默契,事無不可成者。” 趙樸初 《讀朱德委員長瀘州詩敬作》詩:“舊時袍澤同盟侶,化為蠻觸爭蝸涎。”
釋義:
1.亦作"袍襗"。 2.戰袍和襯衣。澤,通"襗"。《詩.秦風.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豈曰無衣,與子同澤。"鄭玄箋:"襗,褻衣,近污垢。"孔穎達疏:"襗是袍類,故《論語》注云:'褻衣,袍襗也。'"后遂稱軍隊中同事為"袍澤"。
造句:
1、吾之袍澤,魂兮歸來。與爾英靈,共飲此酒。滄海遺墨
2、我們都有袍澤喪命戰場,有些甚至是被五角大廈的人所遺棄。
相關詞語:
被澤蒙庥尺澤之鯢川澤納污粗袍糲食焚林竭澤冠袍帶履崗頭澤底膏澤脂香割須棄袍黃袍加身涸澤而漁黃袍加體竭澤而漁竭澤焚藪蟒袍玉帶袍笏登場手澤之遺三江七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