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禮
詞語 | 賓禮 |
---|---|
拼音 | bīn lǐ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上古朝聘之禮。(二)、古代五禮之一。指接待賓客的禮節。
(三)、謂以上賓之禮相待。
(四)、引申為敬重。
解釋:
(一)、上古朝聘之禮。
《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賓禮親邦國:春見曰朝,夏見曰宗,秋見曰覲,冬見曰遇,時見曰會,殷見曰同,時聘曰問,殷覜曰視。” 孫詒讓 正義:“謂制朝聘之禮,使諸侯親附,王亦使諸侯自相親附也。”
(二)、古代五禮之一。指接待賓客的禮節。
元 韓奕 《齊天樂·壽內》詞:“白頭尚舉齊眉案,相敬未忘賓禮。” 清 昭槤 《嘯亭雜錄·何溫順公》:“上欲藉其軍力,乃延置至 興京 ,款以賓禮,而以公主妻之。”參見“ 五禮 ”。
(三)、謂以上賓之禮相待。
《國語·周語下》:“賓禮贈餞,視其上而從之。” 晉 陸機 《辨亡論上》:“賓禮名賢,而 張昭 為之雄;交御豪俊,而 周瑜 為之杰。”
(四)、引申為敬重。
《漢書·晁錯傳》:“賓禮長老,愛卹少孤。”《晉書·江灌傳》:“頃之, 簡文帝 又以為撫軍司馬,甚相賓禮。” 清 薛福成 《庸盦筆記·幽怪一·狐仙談歷代麗人》:“﹝ 北齊 文宣李皇后 ﹞天性淑惠,為 文宣帝 所賓禮。”
釋義:
1.上古朝聘之禮。 2.古代五禮之一。指接待賓客的禮節。 3.謂以上賓之禮相待。 4.引申為敬重。
造句:
1、皆藉王公之勢,競為游俠,雞鳴狗盜,無不賓禮。
2、云出寨迎接,待以賓禮,置酒共飲,納了印綬,酒至數巡,范曰:將軍姓趙,某亦姓趙,五百年前,合是一家。
相關詞語:
哀告賓服愛禮存羊傲慢少禮傲慢無禮卑禮厚幣賓客如云賓至如歸彬彬有禮博文約禮卑辭厚禮賓客盈門賓來如歸賓朋滿座賓入如歸賓餞日月賓餞日月賓客迎門長齋禮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