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漫
詞語 | 散漫 |
---|---|
拼音 | sǎn mà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任意隨便,不守紀律自由散漫不集中,零散;分散在散漫的手工業基礎上,全部的精密計劃當然不可能解釋:
(一)、彌漫四散;遍布。
南朝 宋 謝惠連 《雪賦》:“其為狀也,散漫交錯,氛氳蕭索。”
(二)、零星,零碎。
唐 蔣防 《秋稼如云》詩:“蔥蘢初蔽野,散漫正盈疇。” 宋 葉適 《淮西論鐵錢五事狀》:“近歲私鑄鐵散漫 江 淮 。” 清 韓泰華 《無事為福齋隨筆》卷上:“及 隋 開皇 中,其教遂入于中國,散漫於天下。”
(三)、無拘無束;任意隨便。
唐 李白 《懷仙歌》:“一鶴東飛過滄海,放心散漫知何在?”《警世通言·趙春兒重旺曹家莊》:“ 可成 是散漫慣了的人,銀子到手,思量經營那一樁?” 梁斌 《播火記》四十:“準備長期打游擊,和家里過莊稼日子不一樣,不要散漫,要隨時準備戰斗。”
(四)、指注意力分散,不專心。
《朱子語類》卷十一:“人做功課,若不專一,東看西看,到此心已散漫了,如何看得道理出?”
釋義:
(looseness of thought)指思維的目的性、連貫性和邏輯性障礙。患者思維活動表現為聯想松弛,內容散漫,缺乏主題,一個問題與另外一個問題之間缺乏聯系。說話東拉西扯,以致別人弄不懂他要闡述的是什么主題思想。對問話的回答不切題,以致檢查者感到交談困難。
造句:
1、 那用白色的絹綢和松軟的棉絮制成的散漫的巨象,大度的白猿,從容的駱駝,安祥的睡獅,肥碩的綿羊,佇立雄視的銀雞,或臥,或坐,或行,或止,都在默默地體味這空蒙的仙境中片刻的靜美。
2、 琴弦松馳,彈不出動聽的樂曲;生活散漫,點不燃生命的火焰。
相關詞語:
鳥獸散不歡而散冰解云散冰散瓦解冰消霧散冰消云散冰銷霧散冰銷葉散彩云易散長夜漫漫抵死漫生電流星散東零西散風流云散風吹云散風行雨散骨肉離散廣陵散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