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耳
詞語 | 石耳 |
---|---|
拼音 | shí ěr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附著在石面的地衣類植物,可食。解釋:
(一)、附著在石面的地衣類植物,可食。
《呂氏春秋·本味》:“菜之美者, 崑崙 之蘋,壽木之華…… 漢 上石耳。” 高誘 注:“石耳,菜名也。” 南朝 梁 沉約 《與隱法師書》:“去冬今歲,人鬼見分,石耳紫菜,愴焉興想。” 唐 皮日休 《過云居院玄福上人舊居》詩:“龕上已生新石耳,壁間空帶舊茶煙。” 宋 王質 《林泉結契·石耳》:“石耳色面黑背紫,柔薄,生深巖危壁,與木耳、地耳皆珍。” 明 何景明 《晚至昌平寺中》詩:“山城薄酒無錢買,晚飯僧家石耳香。”
釋義:
1.附著在石面的地衣類植物,可食。
造句:
1、百丈之臺,其初則一石耳,由是而兩石焉,由是而三石,四石以致于切切石焉。進建亦然。舊日記一事,嫡悟一理,積暫而成教。
2、百丈之臺,其始則一石耳,由是而二石焉,由是而三石,四石以至于千萬石焉。學習亦然。今日記一事,明日悟一理,積久而成學。
相關詞語:
耳邊風耳報神耳旁風墻有耳試金石石尤風執牛耳安如磐石安如盤石安于盤石搬石砸腳不絕于耳不堪入耳閉目塞耳避人耳目不分玉石長目飛耳充耳不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