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
詞語 | 后天 |
---|---|
拼音 | hòu tiā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指人或動物離開母體單獨生活和成長的時期:先天不足,后天失調。(二)、哲學上指(知識)來自實踐,來自經驗,依賴于實踐。與“先天”相對。
(三)、明天的明天。
解釋:
(一)、后于天時而行事。
《易·乾》:“先天而天弗違,后天而奉天時。” 孔穎達 疏:“后天而奉天時者,若在天時之后行事,能奉順上天,是大人合天也。” 漢 王充 《論衡·初稟》:“如必須天有命,乃以從事,安得先天而后天乎?” 明 李東陽 《安平鎮減水石壩記》:“不逆性以制物,不后天以違時。” 康有為 《進呈<俄羅斯大彼得變政記>序》:“時者,寒暑裘葛,后天而奉天時,此先圣大聲疾呼,以仁后王者耶?”
(二)、指傳說中 黃帝 所作之《易》。
明 楊慎 《丹鉛續錄·三易》:“《周禮》:‘太卜掌三《易》之法。’ 干令升 注云:‘…… 伏羲 之《易》,小成為先天; 神農 之《易》,中成為中天; 黃帝 之《易》,大成為后天。’予按: 邵康節 之《易》先天、后天,其源出于此。今之讀《易》者,知有先天、后天,而不知有中天。”
(三)、謂后于天,極言長壽。后用為祝壽之詞。
晉 王嘉 《拾遺記·炎帝神農》:“時有流云灑液,是謂‘霞漿’,服之得道,后天而老。” 宋 曾鞏 《進奉元豐元年同天節功德疏狀》:“傾率土之歡心,祝后天之遐筭。”
(四)、指 清 代皇子及諸王公讀書的后殿。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一:“世稱上齋曰三天。蓋由從前列圣每歲駐蹕 澄懷園 ,詣王公即讀書園廬,其地為殿三層,皆有 世宗皇帝 御書匾額,前曰‘前垂天貺’,謂之前天;中曰‘中天景物’,謂之中天;后曰‘后天不老’,謂之后天。統謂之‘三天’。”參見“ 三天 ”。
(五)、指人或動物離開母體后的生長時期。
《醫宗金鑒·刪補名醫方論一·參附湯》“治陰陽氣血暴脫等證”注:“先身而生,謂之先天;后身而生,謂之后天。”《兒女英雄傳》第二四回:“只是他天生的那好動不好靜的性兒,仗著后天這片心怎生扭得過先天的性兒去。” 葉圣陶 《城中·前途》:“后天養成的克制工夫隨即冒出頭來,把一陣怒氣壓了下去。”
(六)、謂時歷稍后于實際時刻。
《宋書·律歷志中》:“自此以降,暨于 秦 漢 ,乃復以孟冬為歲首,閏為后九月,中節乖錯,時月紕繆,加時后天,蝕不在朔,累載相襲,久而不革也。”《新唐書·歷志三上》:“ 楊偉 採《乾象》為遲疾陰陽歷,雖知加時后天,蝕不在朔,而未能有以更之也。”《宋史·律歷志七》:“舊歷氣節加時,后天半日。”
(七)、指婦女再醮。
明 李東陽 《祭李都憲母文》:“嗚呼!恭人其賢乎!蓋自后天以來,身奉巾櫛,以周施也。”亦代指后夫。 明 郎瑛 《七修類稿·奇謔·三天》:“已嫁二夫,其夫復死,將再醮焉。士人恥之,有嘲一絶以戲之者,詩云:‘辭靈羹飯哭金錢,哭出先天與后天。明日洞房花燭夜,三天門下會神仙。’”
(八)、明天的明天。
魯迅 《兩地書·致許廣平一二八》:“明天擬往東城探聽船期,晚則 幼漁 邀我夜飯;后天往北大講演。”
(九)、哲學名詞。指來自經驗和實踐。
釋義:
人或動物離開母體后單獨生活和成長的時期(跟‘先天’相對):先天不足:~失調。
相關詞語:
馬后炮滿天飛破天荒哀感天地哀天叫地鞍前馬后暗無天日昂首天外昂首望天昂頭天外巴前算后拔地倚天跋前躓后白日升天百年之后抱恨終天暴殄天物悲天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