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疏
詞語 | 上疏 |
---|---|
拼音 | shàng shū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臣子向帝王進呈奏章。解釋:
(一)、臣下向皇帝進呈奏章。
《史記·武帝本紀》:“ 齊 人之上疏言神怪奇方者以萬數,然無驗者。” 唐 杜甫 《遣興》詩之四:“上疏乞骸骨,黃冠歸故鄉。”《新五代史·明宗紀論》:“當是時,大理少卿 康澄 上疏言時事。” 吳晗 《朱元璋傳》第七章第一節:“ 朱元璋 假托有星變,得殺大臣應災,把 李善長 和妻女弟侄家口七十余人一起殺掉,這年 善長 已經七十七歲了,一年后有人替他上疏喊冤。”
(二)、指奏章。
《漢書·董仲舒傳》:“ 仲舒 所著,皆明經術之意,及上疏條教,凡百二十三篇。”《后漢書·列女傳·曹世叔妻》:“所著賦、頌、銘、誄、問、注、哀辭、書、論、上疏、遺令凡十六篇。”
釋義:
“上疏”是在朝官員專門上奏皇帝的一種文書形式,如京兆尹張敞上疏漢成帝,諫議他糾正為政過失,“忘車馬之好,斥遠方士虛語,游心帝王之術”:蕭望之上疏諫說元帝“選明經術者為內臣,與參政事”,“納諫憂政”;薛宣上疏成帝,斥責當時“吏多苛政,政教煩碎”等,皆是多被稱道的史例。
造句:
1、 這事本來沒有萬全之策,加上疏忽,結果自然就難以預料。
2、 但她指出,在地面上疏散人們也是問題重重,因為還是有暴力風險,同時這些旅行的人必須經過許多安全檢查哨。
相關詞語:
屋上烏暗香疏影巴高望上拔宅上升阪上走丸板上釘釘榜上無名逼上梁山不上不下不相上下白日上升百密一疏半上半下半上落下板上砸釘弊衣疏食不差上下不上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