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腸
詞語 | 食腸 |
---|---|
拼音 | shí chá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指胃。亦指食量。(二)、指胃口。
(三)、比喻對事物的欲望。
解釋:
(一)、指胃。亦指食量。
漢 王充 《論衡·祀義》:“人食腸滿,則骨節與血脈因以盛矣。”
(二)、指胃口。
《西游記》第二十回:“那呆子真個食腸大:看他不抬頭,一連就吃有十數碗。”《西游記》第三十回:“我 豬弟 食腸大,卻不是以果子作膳的。”
(三)、比喻對事物的欲望。
《綠野仙蹤》第七五回:“ 苗禿 説:‘這事有前個處法,他的食腸大,比不得我,不是一頭半百下得來的,你多與他二百,至少也得一百五六。’”
釋義:
食腸是漢語詞語,比喻對事物的欲望,出自《綠野仙蹤》第七五回。
相關詞語:
九回腸哀梨蒸食熬腸刮肚八珍玉食伴食宰相幫虎吃食飽食暖衣飽食終日別具肺腸別有肺腸冰肌雪腸并日而食不食馬肝不食周粟不食之地布衣蔬食百結愁腸伴食中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