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牛
詞語 | 火牛 |
---|---|
拼音 | huǒ niú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雙角縛兵刃,尾部束葦灌脂,焚之使沖殺敵軍的牛。語本《史記·田單列傳》:“﹝ 田單 ﹞乃收城中得千餘牛……束兵刃於其角,而灌脂束葦於尾,燒其端;鑿城數十穴,夜縱牛,壯士五千人隨其后,牛尾熱,怒而奔 燕 軍,燕 軍夜大驚。”宋 蘇軾《云龍山觀燒得云字》詩:“火牛入 燕 壘,燧象奔 吳 軍。”《元史·按竺邇傳》:“夔 夜驅火牛,突圍出奔。”(二)、古代火攻的一種戰具。《資治通鑒·唐懿宗咸通十年》:“以槍揭火牛焚之,戰艦既然,賊皆潰走。”胡三省 注:“火牛,縛草為之,爇以燒敵。”
解釋:
(一)、雙角縛兵刃,尾部束葦灌脂,焚之使沖殺敵軍的牛。語本《史記·田單列傳》:“﹝ 田單 ﹞乃收城中得千餘牛……束兵刃於其角,而灌脂束葦於尾,燒其端;鑿城數十穴,夜縱牛,壯士五千人隨其后,牛尾熱,怒而奔 燕 軍, 燕 軍夜大驚。” 宋 蘇軾 《云龍山觀燒得云字》詩:“火牛入 燕 壘,燧象奔 吳 軍。”《元史·按竺邇傳》:“ 夔 夜驅火牛,突圍出奔。”
(二)、古代火攻的一種戰具。
《資治通鑒·唐懿宗咸通十年》:“以槍揭火牛焚之,戰艦既然,賊皆潰走。” 胡三省 注:“火牛,縛草為之,爇以燒敵。”
釋義:
雙角綁上利刃,尾巴綁上易燃物點燃令其沖向敵軍的牛,最早春秋時齊將田單破燕軍時用了火牛。另指一種電源變壓器。
造句:
1、用紅色的火炬樹表示火,用象形的牛角表示火牛,一幅火牛陣圖躍然園中。
2、戰國時候,齊將田單利用“火牛陣”大破燕軍。
相關詞語:
風馬牛一牛鳴執牛耳熬油費火抱薪救火搏牛之虻不通水火把薪助火抱火厝薪抱火寢薪抱火臥薪版筑飯牛鼻端出火鼻端生火鼻頭出火炳如觀火炳若觀火不避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