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
詞語 | 痢疾 |
---|---|
拼音 | lì ji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由痢疾桿菌或阿米巴原蟲所引起的腸道傳染病。常見的為細菌性痢疾,有發熱、腹痛、腹瀉、里急后重、排膿血樣大便等癥狀。阿米巴痢疾起病較慢,糞便暗紅色并有腐肉臭味。加強糞便管理及飲食衛生是主要預防措施。解釋:
(一)、由痢疾桿菌或阿米巴原蟲所引起的腸道傳染病。
唐 權德輿 《賈相公陳乞表》:“近染痢疾,綿歷旬時。”《兒女英雄傳》第一回:“瘧疾才止,又得了秋后痢疾。” 老舍 《駱駝祥子》十九:“痢疾雖然已好,他的肚子可時時的還疼一陣。”
釋義:
傳染病,按病原體的不同,主要分為細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兩種。參看〖細菌性痢疾〗。
相關詞語:
不疾不徐不徐不疾暴風疾雨采薪之疾暢叫揚疾沉疴宿疾出丑揚疾除疾遺類大聲疾呼吊死問疾悼心疾首妒賢疾能腹心之疾奮筆疾書憤時疾俗憤世疾俗憤世疾邪甘心首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