趺足
詞語 | 趺足 |
---|---|
拼音 | fū zú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盤膝。左足背放在右腿上,右足背放在左腿上。宋 惠洪《焦山贈僧》詩之二:“倚蒲趺足坐,擁衲蓋頭眠。”宋 洪邁《夷堅支志景·觀音二贊》:“年至六十,晏無病苦,趺足而化。”《七國春秋平話》卷中:“先生上帳坐定,趺足捻髯,目視 樂毅。”解釋:
(一)、盤膝。左足背放在右腿上,右足背放在左腿上。
宋 惠洪 《焦山贈僧》詩之二:“倚蒲趺足坐,擁衲蓋頭眠。” 宋 洪邁 《夷堅支志景·觀音二贊》:“年至六十,晏無病苦,趺足而化。”《七國春秋平話》卷中:“先生上帳坐定,趺足捻髯,目視 樂毅 。”
釋義:
1.盤膝。左足背放在右腿上,右足背放在左腿上。
相關詞語:
挨肩并足安分知足礙足礙手卑諂足恭不一而足不足齒數不足掛齒不足介意不足為據不足為憑不足為奇不足為訓不足與謀百足不僵百足之蟲卑不足道兵精糧足不足輕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