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渠
詞語 | 通渠 |
---|---|
拼音 | tōng qú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開通河渠。(二)、暢通的河渠。
解釋:
(一)、開通河渠。
《史記·河渠書》:“西方則通渠 漢水 、 云夢 之野……於 吳 ,則通渠三江、五湖。”
(二)、暢通的河渠。
南朝 陳 張正見 《帝王所居篇》:“ 紫微 臨復(fù)道, 丹水 亙通渠。” 明 沉德符 《野獲編·河漕·呂梁洪》:“至 宋 元祐 間,漸成通渠,本朝遂以為運河。”
釋義:
1.開通河渠。 2.暢通的河渠。
相關(guān)詞語:
八面圓通博古通今博識多通博通經(jīng)籍不通水火財運亨通暢通無阻觸類旁通串通一氣粗通文墨觸類而通大顯神通達(dá)權(quán)通變達(dá)士通人敵國通舟亙古通今官運亨通高步通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