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儀
詞語 | 奠儀 |
---|---|
拼音 | diàn yí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舊指送給死者 家屬的金錢,以代祭品。解釋:
(一)、用于祭奠的禮品。
宋 孔平仲 《孔氏談苑·丁諷久居》:“一旦,有妄傳 諷 死者,京師諸公競致奠儀,紙酒塞門。”《紅樓夢》第十七回:“ 賈母 幫了幾十兩銀子,外又另備奠儀, 寳玉 去吊祭。” 毛澤東 《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十八都禁送奠儀。”
釋義:
奠儀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diàn yí,指用于祭奠的金錢和禮品。客人的金錢和禮品由外柜收銀員接納入賬,隨后由支賓領著去靈棚吊唁。客人根據與死者關系遠近,行五叩禮、七叩禮或九叩大禮。
造句:
1、 在那里,奧斯卡參加了祭奠儀式,并為父親設置了一個祭壇,也看到了其他同樣因為失去親人而悲傷的人。
2、 祭祀儀式與祭奠儀式的各自特點、相互之間的影響等等問題。
相關詞語:
不腆之儀地主之儀鳳凰來儀鳳儀獸舞鳳皇來儀漢官威儀鴻漸之儀禮儀之邦縟禮煩儀儀靜體閑儀態萬方有鳳來儀儀表堂堂儀態萬千鐘儀楚奏威儀不肅母儀之德時羞之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