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腸
詞語 | 寸腸 |
---|---|
拼音 | cùn cháng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泛指胸臆,心間。(二)、指腸。
(三)、心事。
解釋:
(一)、泛指胸臆,心間。
唐 韓偓 《感舊》詩:“省趨弘閣侍貂璫,指痤恩深刻寸腸。”《京本通俗小說·西山一窟鬼》:“而今無奈寸腸思,堆積千愁空懊惱。”
(二)、指腸。
明 高明 《琵琶記·南浦囑別》:“骨肉分離,寸腸割斷。” 清 龔煒 《巢林筆談·姐病故》:“姐病日篤,蓋久痢積虛也。予日往視之,輒呼‘好兄弟’不止,予時(shí)寸腸割矣。”
(三)、心事。
宋 柳永 《輪臺(tái)子》詞:“但黯黯魂消,寸腸憑誰表?”
釋義:
寸腸是漢語詞語,泛指胸臆心間。
相關(guān)詞語:
九回腸熬腸刮肚別具肺腸別有肺腸冰肌雪腸百結(jié)愁腸別具心腸別有心腸不遺寸長蟬腹龜腸腸肥腦滿撐腸拄腹尺寸可取尺寸之地尺寸之功尺短寸長尺樹寸泓愁腸百結(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