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艾
詞語 | 采艾 |
---|---|
拼音 | cǎi ài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民間習俗。端午節割取艾條懸戶避邪。南朝 梁 宗懔《荊楚歲時記》:“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又有鬭百草之戯,採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唐 李商隱《為安平公進賀端午馬狀》:“伏以浴蘭令節,採艾嘉辰,百辟合祝於 堯 年,萬方宜修於 禹 貢。”宋 陳元靚《事林廣記前集·節序·端午》:“今在處有採艾採藥之説。”(二)、采摘艾草。古有采艾療疾禳毒之俗。《詩·王風·采葛》:“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毛 傳:“艾所以療疾。”南朝 梁 宗懔《荊楚歲時記》:“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荊 楚 人并蹋百草,又有鬭百草之戲。采艾以為人形,懸門戶上以禳毒氣。”一本作“採艾”。
解釋:
(一)、民間習俗。端午節割取艾條懸戶避邪。
南朝 梁 宗懔 《荊楚歲時記》:“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又有鬭百草之戯,採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 唐 李商隱 《為安平公進賀端午馬狀》:“伏以浴蘭令節,採艾嘉辰,百辟合祝於 堯 年,萬方宜修於 禹 貢。” 宋 陳元靚 《事林廣記前集·節序·端午》:“今在處有採艾採藥之説。”
(二)、采摘艾草。古有采艾療疾禳毒之俗。
《詩·王風·采葛》:“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毛 傳:“艾所以療疾。” 南朝 梁 宗懔 《荊楚歲時記》:“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 荊 楚 人并蹋百草,又有鬭百草之戲。采艾以為人形,懸門戶上以禳毒氣。”一本作“ 採艾 ”。
釋義:
1.民間習俗。端午節割取艾條懸戶避邪。
相關詞語:
博采眾長班衣戲采博采眾議不揪不采采及葑菲采蘭贈藥采薪之憂采椽不斫采風問俗采葑采菲采鳳隨鴉采蘭贈芍采薪之患采薪之疾雕文織采犢牧采薪方興未艾豐富多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