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興寺
詞語 | 隆興寺 |
---|---|
拼音 | lóng xīng sì |
字數 | 3字詞語 |
形式 | abc式詞語 |
意思:
寺名。俗稱 正定大佛寺。在 河北省 正定縣 城內。創建于 隋 開皇 六年(公元586年)。原名 龍藏寺。宋 時重建后改 龍興寺。清 康熙 年間改今名。寺內 大悲閣 高33米。閣中高達22米的銅制大悲菩薩像鑄于 宋 開寶 四年(公元971年),為 中國 古代鑄銅藝術的杰作。寺內保存的 隋 代《龍藏寺碑》是研究 中國 古代書法藝術的重要資料。為 中國 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解釋:
(一)、寺名。俗稱 正定大佛寺 。在 河北省 正定縣 城內。創建于 隋 開皇 六年(公元586年)。原名 龍藏寺 。
宋 時重建后改 龍興寺 。 清 康熙 年間改今名。寺內 大悲閣 高33米。閣中高達22米的銅制大悲菩薩像鑄于 宋 開寶 四年(公元971年),為 中國 古代鑄銅藝術的杰作。寺內保存的 隋 代《龍藏寺碑》是研究 中國 古代書法藝術的重要資料。為 中國 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釋義:
1.寺名。俗稱正定大佛寺。在河北省正定縣城內。創建于隋開皇六年(公元586年)。原名龍藏寺。宋時重建后改龍興寺。清康熙年間改今名。寺內大悲閣高33米。閣中高達22米的銅制大悲菩薩像鑄于宋開寶四年(公元971年)﹐為中國古代鑄銅藝術的杰作。寺內保存的隋代《龍藏寺碑》是研究中國古代書法藝術的重要資料。為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語:
百廢俱興白手興家百廢待興百廢具興敗興而歸晨興夜寐觸目興嘆觸物興懷乘興而來成敗興廢乘風興浪除害興利除患興利重興旗鼓大興土木洞鑒廢興睹物興情多難興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