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儀
詞語 | 習儀 |
---|---|
拼音 | xí yí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演習禮儀。《左傳·昭公五年》:“為國君,難將及身,不恤其所。禮之本末將於此乎在,而屑屑焉習儀以亟。言善於禮,不亦遠乎?”唐 韓愈《董公行狀》:“凡將大朝會,當事者既受命,皆先日習儀。”清 吳榮光《吾學錄·鄉飲酒禮》:“前一日執事者於儒學之講堂,依圖陳設坐次,司正率執事諸生習儀。”解釋:
(一)、演習禮儀。
《左傳·昭公五年》:“為國君,難將及身,不恤其所。禮之本末將於此乎在,而屑屑焉習儀以亟。言善於禮,不亦遠乎?” 唐 韓愈 《董公行狀》:“凡將大朝會,當事者既受命,皆先日習儀。” 清 吳榮光 《吾學錄·鄉飲酒禮》:“前一日執事者於儒學之講堂,依圖陳設坐次,司正率執事諸生習儀。”
釋義:
xí yí ㄒㄧˊ ㄧˊ習儀(習儀)演習禮儀。《左傳·昭公五年》:“為國君,難將及身,不恤其所。禮之本末將於此乎在,而屑屑焉習儀以亟。言善於禮,不亦遠乎?” 唐 韓愈 《董公行狀》:“凡將大朝會,當事者既受命,皆先日習儀。” 清 吳榮光 《吾學錄·鄉飲酒禮》:“前一日執事者於儒學之講堂,依圖陳設坐次,司正率執事諸生習儀。”
相關詞語:
安常習故不腆之儀不習地土不習水土陳規陋習蹈常習故蹈故習常地主之儀鳳凰來儀鳳儀獸舞鳳皇來儀漢官威儀鴻漸之儀積習難改積非習貫積習成俗積習難除積習生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