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蛉
詞語 | 蜻蛉 |
---|---|
拼音 | qīng lí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蜻蜓的別稱。一說極似蜻蜓。惟前翅較短,不能遠飛。(二)、指一種小船。
解釋:
(一)、蜻蜓的別稱。一說極似蜻蜓。惟前翅較短,不能遠飛。
南朝 齊 謝朓 《贈王主簿詩》之一:“蜻蛉草際飛,游蜂花上食?!?唐 蘇鶚 《蘇氏演義》卷下:“蜻蛉,一名青亭,一名胡蝶,色青而大者是也?!眳㈤?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蟲二·蜻蛉》。
(二)、指一種小船。
清 陳維崧 《念奴嬌·臨津懷古》詞:“我買蜻蛉剛六尺,紅樹之中斜繫?!眳⒁姟?蜻蜓舟 ”。
釋義:
1.蜻蜓的別稱。一說極似蜻蜓。惟前翅較短﹐不能遠飛。 2.指一種小船。
造句:
1、 蜻蛉游天地,與世本無患。飛飛未能止,黃雀來相干。
2、 魚鰓草或許沒有別的用途但是非洲樹蛇皮呢?草蜻蛉呢?
相關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