諧聲
詞語 | 諧聲 |
---|---|
拼音 | xié shē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1).六書之一。即形聲。意符(即形符)和聲符并用的造字法。《周禮·地官·保氏》“五曰六書” 鄭玄 注引 漢 鄭司農 曰:“六書:象形,會意,轉注,處事,假借,諧聲也。”(2).謂聲韻諧合。 唐 李紳 《皋橋》詩:“鴻鵠羽毛終有志,素絲琴瑟自諧聲。” 清 陳維崧 《與吳漢槎書》:“ 吳 歈 越 艶,匪擬古不為功; 漢 樂 唐 謡,惟諧聲乃為妙。”英文翻譯1.{音} concord解釋:
(一)、六書之一。即形聲。意符(即形符)和聲符并用的造字法。
《周禮·地官·保氏》“五曰六書” 鄭玄 注引 漢 鄭司農 曰:“六書:象形,會意,轉注,處事,假借,諧聲也。”
(二)、謂聲韻諧合。
唐 李紳 《皋橋》詩:“鴻鵠羽毛終有志,素絲琴瑟自諧聲。” 清 陳維崧 《與吳漢槎書》:“ 吳 歈 越 艶,匪擬古不為功; 漢 樂 唐 謡,惟諧聲乃為妙。”
釋義:
諧聲,讀音xíe shēng,漢語詞語,基本意思為六書之一。即形聲。
造句:
1、認識漢字的人都知道,“泳”和“永”是兩個諧聲的字。
2、中山王銅器銘文中有大量同源詞、諧聲詞、通假字和方言詞,是研究上古音有價值的材料。
相關詞語:
應聲蟲唉聲嘆氣哀聲嘆氣噯聲嘆氣百舌之聲比肩齊聲兵貴先聲屏聲息氣不動聲色不露聲色百年諧老百囀千聲百口同聲悲聲載道北鄙之聲不聲不吭不聲不氣不聲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