菽粟
詞語 | 菽粟 |
---|---|
拼音 | shū sù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泛指糧食布帛菽粟解釋:
(一)、豆和小米。泛指糧食。
《墨子·尚賢中》:“是以菽粟多而民足乎食。” 漢 桓寬 《鹽鐵論·授時》:“夫為政而使菽粟如水火,民安有不仁者乎?” 宋 樊仁遠 《浮云居士曾公行狀》:“赴人之急甚己之私,飢者菽粟,寒者綈纊。” 柯靈 《香雪海·給人物以生命》:“甚至把小說比作空氣和菽粟。”
釋義:
菽粟,拼音shū sù,指豆和小米,泛指糧食。
造句:
1、對孩子的教育如同布帛菽粟一樣,是一天也不可廢棄的。
2、后宮曳綺繡,廄馬馀菽粟,兆庶流離,轉尸蔽野,貨賄公行,帑藏損耗,神怒人怨,眾叛親離。
相關詞語:
不辨菽麥不食周粟布帛菽粟杯水粒粟敝綈惡粟敝綈惡粟不辨菽粟不辯菽麥滄海一粟尺布斗粟啜菽飲水寸絲半粟斗粟尺布飛芻挽粟膚粟股栗貫朽粟陳貫朽粟腐鬼哭粟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