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紐
詞語 | 壓紐 |
---|---|
拼音 | yā niǔ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亦作“壓鈕”。謂覆壓在璧紐上。語出《左傳·昭公十三年》:“初,共王(楚共王)無冢適,有寵子五人,無適立焉。乃大有事於羣望,而祈曰:‘請神擇於五人者,使主社稷。’乃徧以璧見於羣望曰:‘當璧而拜者,神所立也。誰敢違之?’既乃與 巴姬 密埋璧於大室之庭,使五人齊而長入拜。康王 跨之,靈王 肘加焉,子干、子晳 皆遠之,平王 弱,抱而入,再拜,皆厭紐。”厭,同“壓”。后因以“壓紐”為作國君的預兆。南朝 梁 劉孝標《辯命論》:“撫鏡知其將刑,壓紐顯其膺録。”《魏書·陽固傳》:“風吹鶂而 襄 墜兮,神壓紐而 平 王。”《舊唐書·房玄齡傳》:“大王功蓋天地,事鐘壓鈕,神贊所在,匪藉人謀。”參見“當璧”。解釋:
(一)、亦作“ 壓鈕 ”。謂覆壓在璧紐上。語出《左傳·昭公十三年》:“初, 共王 ( 楚共王 )無冢適,有寵子五人,無適立焉。乃大有事於羣望,而祈曰:‘請神擇於五人者,使主社稷。’乃徧以璧見於羣望曰:‘當璧而拜者,神所立也。誰敢違之?’既乃與 巴姬 密埋璧於大室之庭,使五人齊而長入拜。
康王 跨之, 靈王 肘加焉, 子干 、 子晳 皆遠之, 平王 弱,抱而入,再拜,皆厭紐。”厭,同“ 壓 ”。后因以“壓紐”為作國君的預兆。 南朝 梁 劉孝標 《辯命論》:“撫鏡知其將刑,壓紐顯其膺録。”《魏書·陽固傳》:“風吹鶂而 襄 墜兮,神壓紐而 平 王。”《舊唐書·房玄齡傳》:“大王功蓋天地,事鐘壓鈕,神贊所在,匪藉人謀。”參見“ 當璧 ”。
釋義:
1.亦作"壓鈕"。 2.謂覆壓在璧紐上。語出《左傳.昭公十三年》:"初,共王(楚共王)無冢適,有寵子五人,無適立焉。乃大有事于群望,而祈曰:'請神擇于五人者,使主社稷。'乃徧以璧見于群望曰:'當璧而拜者,神所立也。誰敢違之?'既乃與巴姬密埋璧于大室之庭,使五人齊而長入拜。康王跨之,靈王肘加焉,子干﹑子晰皆遠之﹐平王弱﹐抱而入﹐再拜﹐皆厭紐。"厭﹐同"壓"。后因以"壓紐"為作國君的預兆。
相關(guān)詞語:
跨山壓海排山壓卵欺大壓小如山壓卵壽不壓職泰山壓頂泰山壓卵邪不壓正壓倒元白壓肩迭背壓良為賤藝不壓身壓肩疊背壓卷之作壓雪求油東風壓倒西風秤砣雖小壓千斤黑云壓城城欲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