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蛇
詞語 | 毒蛇 |
---|---|
拼音 | dú shé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體內有毒腺的蛇,能使被咬的人畜中毒,如蝮蛇、眼鏡蛇解釋:
(一)、有毒的蛇。其頭多呈三角形,有毒腺連結毒牙,咬人或動物時,分泌毒液,致使中毒。
《北史·陸俟傳》:“諸君不見毒蛇乎?不斷其頭猶能為害。” 唐 杜甫 《發(fā)閬中》詩:“前有毒蛇后猛虎,溪行盡日無村塢。” 楊朔 《印度情思》:“象頭人身的‘甘尼薩’神……以及睡在毒蛇頭下的 濕娃 天神等等故事,不但刻在石頭上,還流傳在人民口頭上。”
釋義:
有毒的蛇,頭部多為三角形,有毒腺,能分泌毒液。毒蛇咬人或動物時,毒液從毒牙流出使被咬的人或動物中毒。蝮蛇、白花蛇等就是毒蛇。毒液可供醫(yī)藥用。
造句:
1、臣僚不和,好比是一條毒蛇,會把國家的心臟給啃掉的。莎士比亞
2、自暴自棄,這是一條永遠腐蝕和啃噬著心靈的毒蛇,它吸走心靈的新鮮血液,并在其中注入?yún)捠篮徒^望的毒汁。馬克思
相關詞語:
杯弓蛇影筆走龍蛇撥草尋蛇杯蛇鬼車杯蛇幻影杯影蛇弓杯中蛇影筆底龍蛇壁間蛇影赤口毒舌春蚓秋蛇草蛇灰線長蛇封豕春蛇秋蚓打草驚蛇斗折蛇行毒手尊前打草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