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莊
詞語 | 老莊 |
---|---|
拼音 | lǎo zhuā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1). 老子 和 莊子 的并稱。 春秋 、 戰國 時道教的主要思想家。亦指以 老子 、 莊子 學說為代表的道教思想。 老 莊 并提,始于 漢 ,盛于 魏 晉 以后。《淮南子·要略》:“道應者,攬掇遂事之蹤,追觀往古之跡,察禍福利害之反,考驗乎 老 莊 之術,而以合得失之勢者也。”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竊慕古人之所志,仰 老 莊 之遺風。” 三國 魏 嵇康 《幽憤》詩:“託好 老 莊 ,賤物貴身,志在守樸,養素全真。” 南朝 梁 蕭統 《<文選>序》:“ 老 莊 之作, 管 孟 之流,蓋以立意為宗,不以能文為本。” 唐 陳子昂 《夏日暉上人房別李參軍崇嗣序》:“覺 周 孔 之猶迷,知 老 莊 之未悟。” 郭沫若 《創造十年》十:“七十二大賢,三千小獼猴,包辦 中華 教育界, 老 莊 無分吃豬頭。”(2).方言。莊稼人。 蕭紅 《生死場》七:“只有布匹貴,鹽貴。慢慢一家子連咸鹽都吃不起啦!地租是增加,還叫老莊活不活呢?”解釋:
(一)、 老子 和 莊子 的并稱。
春秋 、 戰國 時道教的主要思想家。亦指以 老子 、 莊子 學說為代表的道教思想。 老 莊 并提,始于 漢 ,盛于 魏 晉 以后。《淮南子·要略》:“道應者,攬掇遂事之蹤,追觀往古之跡,察禍福利害之反,考驗乎 老 莊 之術,而以合得失之勢者也。”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竊慕古人之所志,仰 老 莊 之遺風。” 三國 魏 嵇康 《幽憤》詩:“託好 老 莊 ,賤物貴身,志在守樸,養素全真。” 南朝 梁 蕭統 《<文選>序》:“ 老 莊 之作, 管 孟 之流,蓋以立意為宗,不以能文為本。” 唐 陳子昂 《夏日暉上人房別李參軍崇嗣序》:“覺 周 孔 之猶迷,知 老 莊 之未悟。” 郭沫若 《創造十年》十:“七十二大賢,三千小獼猴,包辦 中華 教育界, 老 莊 無分吃豬頭。”
(二)、方言。莊稼人。
蕭紅 《生死場》七:“只有布匹貴,鹽貴。慢慢一家子連咸鹽都吃不起啦!地租是增加,還叫老莊活不活呢?”
釋義:
1.老子和莊子的并稱。春秋﹑戰國時道教的主要思想家。亦指以老子﹑莊子學說為代表的道教思想。老莊并提﹐始于漢﹐盛于魏晉以后。 2.方言。莊稼人。
造句:
1、 縱使寫的是妖怪,孫悟空一個筋斗十萬八里,豬八戒高老莊招親,在人類中也未必沒有誰和他們精神上相象。魯迅
2、 你保你的唐三藏,我回我的高老莊。
相關詞語:
老江湖安老懷少白頭偕老百年偕老寶刀不老飽以老拳波瀾老成白首相莊白頭到老百年諧老寶刀未老飽饗老拳筆老墨秀長生不老村夫野老滄浪老人長春不老陳言老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