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寺
詞語 | 南山寺 |
---|---|
拼音 | nán shān sì |
字數 | 3字詞語 |
形式 | abc式詞語 |
意思:
(一)、在 福建省 漳州市 南。唐 開元 24年(公元736年)建。寺內 大雄寶殿 巍峨莊嚴。東殿 凈業堂,中有一尊用天然的石筍雕琢成的一丈八尺高的彌陀佛。寺內還有一只大銅鐘,系 元朝 延祐 年間鑄造。又有來自 印度 的《貝葉經》和頒自 清 廷的《全藏經》等珍貴文物。(二)、在 廣西 貴縣 南山公園 內。建于 北宋。宋太宗 賜御書,宋仁宗 題:“景祐 禪寺”額匾。元文宗 即位削壁,雜樹間生,傳 南山 有“不老松”三字。登山可覽 貴縣 全城風光。
(三)、祐國寺、極樂寺、善德堂 的合稱。在 山西省 東北部 五臺山 臺懷鎮 南三公里山腰。元 元貞 二年(公元1296年)創建,明 嘉靖 二十年(公元1541年)重建,清代 增修,將三寺合并,改稱今名。
解釋:
(一)、在 福建省 漳州市 南。
唐 開元 24年(公元736年)建。寺內 大雄寶殿 巍峨莊嚴。東殿 凈業堂 ,中有一尊用天然的石筍雕琢成的一丈八尺高的彌陀佛。寺內還有一只大銅鐘,系 元朝 延祐 年間鑄造。又有來自 印度 的《貝葉經》和頒自 清 廷的《全藏經》等珍貴文物。
(二)、在 廣西 貴縣 南山公園 內。建于 北宋 。
宋太宗 賜御書, 宋仁宗 題:“ 景祐 禪寺”額匾。 元文宗 即位削壁,雜樹間生,傳 南山 有“不老松”三字。登山可覽 貴縣 全城風光。
(三)、 祐國寺 、 極樂寺 、 善德堂 的合稱。在 山西省 東北部 五臺山 臺懷鎮 南三公里山腰。
元 元貞 二年(公元1296年)創建, 明 嘉靖 二十年(公元1541年)重建, 清代 增修,將三寺合并,改稱今名。
釋義:
1.在福建省漳州市南。唐開元24年(公元736年)建。寺內大雄寶殿巍峨莊嚴。東殿凈業堂,中有一尊用天然的石筍雕琢成的一丈八尺高的彌陀佛。寺內還有一只大銅鐘,系元朝延佑年間鑄造。又有來自印度的《貝葉經》和頒自清廷的《全藏經》等珍貴文物。 2.在廣西貴縣南山公園內。建于北宋。宋太宗賜御書,宋仁宗題:"景佑禪寺"額匾。元文宗即位削壁,雜樹間生,傳南山有"不老松"三字。登山可覽貴縣全城風光。 3.佑國寺﹑極樂寺﹑善德堂的合稱。在山西省東北部五臺山臺懷鎮南三公里山腰。元元貞二年(公元1296年)創建,明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重建,清代增修,將三寺合并,改稱今名。
相關詞語:
挨山塞海安如泰山安如太山安若泰山巴山蜀水巴山夜雨拔地搖山拔山超海拔山蓋世拔山扛鼎跋山涉水白山黑水半壁江山寶山空回北門南牙背山起樓逼上梁山表里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