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鉞
詞語 | 旌鉞 |
---|---|
拼音 | jīng yuè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1).旌旗與斧鉞。《魏書·任城王子澄傳》:“公在外見旌鉞既張,而有憂色。” 唐 黃滔 《大唐福州報恩定光多寶塔碑記》:“公廳四間一廈,或備旌鉞之覯止。” 宋 文瑩 《湘山野錄》卷上:“﹝公﹞引旌鉞訪舊齋,而門徑窗扉及泉池釣游之跡,歷歷如昨。”(2).喻權柄。 唐 無名氏 《仙傳拾遺·唐若山》:“﹝ 李紳 ﹞后果入相,連秉旌鉞。”解釋:
(一)、旌旗與斧鉞。
《魏書·任城王子澄傳》:“公在外見旌鉞既張,而有憂色。” 唐 黃滔 《大唐福州報恩定光多寶塔碑記》:“公廳四間一廈,或備旌鉞之覯止。” 宋 文瑩 《湘山野錄》卷上:“﹝公﹞引旌鉞訪舊齋,而門徑窗扉及泉池釣游之跡,歷歷如昨。”
(二)、喻權柄。
唐 無名氏 《仙傳拾遺·唐若山》:“﹝ 李紳 ﹞后果入相,連秉旌鉞。”
釋義:
jīng yuè ㄐㄧㄥ ㄩㄝˋ 旌鉞(旌鉞)(1).旌旗與斧鉞。《魏書·任城王子澄傳》:“公在外見旌鉞既張,而有憂色。” 唐 黃滔 《大唐福州報恩定光多寶塔碑記》:“公廳四間一廈,或備旌鉞之覯止。” 宋 文瑩 《湘山野錄》卷上:“﹝公﹞引旌鉞訪舊齋,而門徑窗扉及泉池釣游之跡,歷歷如昨。”(2).喻權柄。 唐 無名氏 《仙傳拾遺·唐若山》:“﹝ 李紳 ﹞后果入相,連秉旌鉞。
相關詞語:
白旄黃鉞不避斧鉞不辟斧鉞刀鋸斧鉞斧鉞湯鑊斧鉞之誅旌旗蔽日旌旗卷舒心如懸旌懸旌萬里心旌搖搖心旌搖曳秉旄仗鉞斧鉞刀墨杖鉞一方斧鉞之人嚴于鈇鉞旌善懲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