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章
詞語 | 斷章 |
---|---|
拼音 | duàn zhāng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截取詩文中的一章一段。《左傳·襄公二十八年》:“賦詩斷章,余取所求焉。”杜預(yù) 注:“譬如賦詩取其一章而已。”(二)、詩文的一章一段。唐 元稹《善歌如貫珠賦》:“吟斷章而離離若間,引妙囀而一一皆圓。”宋 吳曾《能改齋漫錄·樂府一》:“韓子蒼 在 海陵,送 葛亞卿 詩斷章云:‘今日一盃愁送春,明日一盃愁送君。君應(yīng)萬里隨春去,若到 桃源 問歸路。’”金 王若虛《論語辨惑一》:“作詩者未必有意于是,孔子 取其有會(huì)於吾心耳。孔子 之于詩有斷章之取也。”
(三)、劃分章節(jié)。南朝 梁 劉勰《文心雕龍·章句》:“斷章有檢,積句不恒。”
(四)、詩文的結(jié)尾。南朝 梁 劉勰《文心雕龍·附會(huì)》:“若夫絶筆斷章,譬乘舟之振楫;會(huì)詞切理,如引轡以揮鞭。克終底績(jī),寄深寫遠(yuǎn)。”
(五)、指斷代史。對(duì)通史而言。唐 劉知幾《史通·雜說上》:“《漢書》斷章,事終 新 室。”
解釋:
(一)、截取詩文中的一章一段。
《左傳·襄公二十八年》:“賦詩斷章,余取所求焉。” 杜預(yù) 注:“譬如賦詩取其一章而已。”
(二)、詩文的一章一段。
唐 元稹 《善歌如貫珠賦》:“吟斷章而離離若間,引妙囀而一一皆圓。”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樂府一》:“ 韓子蒼 在 海陵 ,送 葛亞卿 詩斷章云:‘今日一盃愁送春,明日一盃愁送君。君應(yīng)萬里隨春去,若到 桃源 問歸路。’” 金 王若虛 《論語辨惑一》:“作詩者未必有意于是, 孔子 取其有會(huì)於吾心耳。 孔子 之于詩有斷章之取也。”
(三)、劃分章節(jié)。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章句》:“斷章有檢,積句不恒。”
(四)、詩文的結(jié)尾。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附會(huì)》:“若夫絶筆斷章,譬乘舟之振楫;會(huì)詞切理,如引轡以揮鞭。克終底績(jī),寄深寫遠(yuǎn)。”
(五)、指斷代史。對(duì)通史而言。
唐 劉知幾 《史通·雜說上》:“《漢書》斷章,事終 新 室。”
釋義:
斷章指不全的,摘取部分的詩文。
造句:
1、 我們應(yīng)做到不要斷章取義。
2、 斷章取義的只談技術(shù)而忽略了相關(guān)的其他因素往往是錯(cuò)誤的。
相關(guān)詞語:
暗弱無斷表面文章班馬文章不斷如帶殘編斷簡(jiǎn)操翰成章沉吟章句抽刀斷水愁腸寸斷出口成章出言成章出言有章殘圭斷璧殘篇斷簡(jiǎn)殘章斷簡(jiǎn)朝章國典朝章國故成城斷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