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口
詞語 | 藉口 |
---|---|
拼音 | jiè kǒu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借別人的話作為依據。《左傳·成公二年》:“若茍有以藉口而復於寡君,君之惠也。”杜預 注:“藉,薦;復,白也。”孔穎達 疏:“言無物則空口以為報,少有所得則與口為藉,故曰藉口。”(二)、多作托辭或假托的理由。宋 陳善《捫虱新話》卷二:“唐 史稱 房 杜 不言功,予謂此乃庸人鄙夫持祿固位者得以藉口也。”清 李漁《玉搔頭·聞警》:“他假公藉口為除奸橫,其實要自逞強兇。”
(三)、謂充饑。北魏 賈思勰《齊民要術·蔓菁》:“乾而蒸食,既甜且美,自可藉口,何必饑饉。”《續資治通鑒·宋神宗元豐四年》:“我軍出界近二旬,所獲才三十餘級,何以復命!且食盡矣,請襲取 宥州,聊以藉口。”
解釋:
(一)、借別人的話作為依據。
《左傳·成公二年》:“若茍有以藉口而復於寡君,君之惠也。” 杜預 注:“藉,薦;復,白也。” 孔穎達 疏:“言無物則空口以為報,少有所得則與口為藉,故曰藉口。”
(二)、多作托辭或假托的理由。
宋 陳善 《捫虱新話》卷二:“ 唐 史稱 房 杜 不言功,予謂此乃庸人鄙夫持祿固位者得以藉口也。” 清 李漁 《玉搔頭·聞警》:“他假公藉口為除奸橫,其實要自逞強兇。”
(三)、謂充饑。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蔓菁》:“乾而蒸食,既甜且美,自可藉口,何必饑饉。”《續資治通鑒·宋神宗元豐四年》:“我軍出界近二旬,所獲才三十餘級,何以復命!且食盡矣,請襲取 宥州 ,聊以藉口。”
釋義:
藉口,同“借口”,古代時,“藉”通“借”(jiè)。jiè kǒu ㄐㄧㄝ ˋ ㄎㄡˇ
相關詞語:
口頭禪礙口識羞聱牙戟口百口莫辯杯盤狼藉閉口不言閉口藏舌病從口入百口難分百口同聲搬口弄舌筆伐口誅閉口無言閉口捕舌閉口結舌辯口利辭辯口利舌病由口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