孰若
詞語 | 孰若 |
---|---|
拼音 | shú ruò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猶何如,怎么比得上。表示反詰語氣。解釋:
(一)、猶何如,怎么比得上。表示反詰語氣。
《后漢書·逸民傳·龐公》:“夫保全一身,孰若保全天下乎?” 唐 柳宗元 《童區(qū)寄傳》:“為兩郎僮,孰若為一郎僮耶?” 宋 沉括 《夢溪筆談·官政二》:“與其害農(nóng),孰若取之於商賈?” 明 唐順之 《條陳薊鎮(zhèn)練兵事宜》:“與其懲既往之躭誤,孰若慎將來之責(zé)成?”
釋義:
孰若猶何如,(孰:誰,若:比)怎么比得上。表示反詰語氣。
造句:
1、 費(fèi)千金而結(jié)納賢豪,孰若傾半瓢之粟,以濟(jì)饑餓之人。
2、 構(gòu)千楹而招來賓客,孰若葺數(shù)椽之茅,以庇孤寒之士。
相關(guān)詞語:
愛才若渴安之若命安之若素傲睨自若安若泰山昂昂自若昂然自若背若芒刺被寵若驚避之若浼辨若懸河炳若觀火炳若日星不絕若線燦若繁星悵然若失沉痼自若齒若編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