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正
詞語 | 秉正 |
---|---|
拼音 | bǐng zhèng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持心公正。《明史·王家屏傳》:“每議事,秉正持法,不亢不隨。”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獻一·葛端肅公家訓》:“大凡人能清約,即能秉正。”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囯·天父下凡詔書二》:“各各總要真心秉正,同輔朝綱。”解釋:
(一)、持心公正。
《明史·王家屏傳》:“每議事,秉正持法,不亢不隨。”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獻一·葛端肅公家訓》:“大凡人能清約,即能秉正。”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囯·天父下凡詔書二》:“各各總要真心秉正,同輔朝綱。”
釋義:
1.持心公正。
造句:
1、 端正品,秉正徳,承正氣,當講仁禮義智信,弘揚民族浩然氣。舉大旗,擂大鼓,頌大風,無論東西南北中,唱響華夏文明風。
2、 放心,這件事情我們一定秉正處理。
相關詞語:
安宅正路秉筆直書秉公辦理秉公無私秉要執(zhí)本秉燭待旦秉燭夜游撥亂反正不務正業(yè)不正之風必也正名秉公滅私秉公任直秉節(jié)持重秉鈞持軸秉鈞當軸秉文兼武秉文經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