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燭
詞語 | 明燭 |
---|---|
拼音 | míng zhú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古時祭祀用的燭。(二)、明亮的燭。
(三)、明亮地照耀。
(四)、引申為明察。
解釋:
(一)、古時祭祀用的燭。
《周禮·秋官·司烜氏》:“以共祭祀之明齍、明燭,共明水。”
(二)、明亮的燭。
《楚辭·招魂》:“蘭膏明燭,華鐙錯些?!?南朝 宋 謝惠連 《雪賦》:“燎薰鑪兮炳明燭,酌桂酒兮揚清曲?!?毛澤東 《送瘟神》詩之二:“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
(三)、明亮地照耀。
清 姚鼐 《登泰山記》:“蒼山負雪,明燭天南?!?/p>
(四)、引申為明察。
孫中山 《大總統勸告北軍將士文》:“我諸同胞如不明燭幾先,即時反正,他日者大功既定,効用無門,豈不可惜!”
釋義:
明燭míng zhú,(1).古時祭祀用的燭。(2).明亮的燭。(3).明亮地照耀。(4).引申為明察。
相關詞語:
愛憎分明曖昧不明暗斗明爭暗箭明槍白黑分明白蠟明經蔽聰塞明冰雪聰明秉燭待旦秉燭夜游炳燭夜游不明不白背暗投明閉明塞聰蔽明塞聰察察為明長夜難明窗明幾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