沕潏
詞語 | 沕潏 |
---|---|
拼音 | mì yù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泉流貌。解釋:
(一)、泉流貌。
《文選·司馬相如〈封禪文〉》:“大 漢 之德,逢涌原泉,沕潏曼羨。” 李善 注:“ 服虔 曰:‘潏,泉貌。’ 徐廣 曰:‘沕,沒也。亡必切。’” 呂向 注:“沕潏,泉流貌。” 唐 張說 《大周故宣威將軍楊君碑》:“吁嗟 楊侯 ,託居此矣,沕潏綿曼,德音之(亡)已。” 元 劉壎 《隱居通議·古賦一》:“ 幼安 為作《秋花草蟲賦》曰:‘沕潏曼衍,湛恩汪濊,滲漉九有,旁魄萬類。’”一說,盛大貌。見《漢書·司馬相如傳下》“沕潏曼羨” 顏師古 注。
釋義:
pō sǔn ㄆㄛ ㄙㄨㄣˇ 潑損(潑損) 破損;損壞。《林則徐日記·道光十五年六月二十一日》:“ 太 、 鎮 一帶潮勢亦大, 劉河 石壩內塘亦有潑損處。”
相關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