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體
詞語 | 氣體 |
---|---|
拼音 | qì tǐ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沒有一定形狀和體積,可以流動的物質解釋:
(一)、精氣和身體。
《禮記·內則》:“凡養老:五帝憲,三王有乞言。五帝憲,養氣體而不乞言。” 孔穎達 疏:“奉養老人,就氣息身體,恐其勞動,故不乞言。” 宋 司馬光 《隨乞宮觀表辭位札子》:“臣以病羸拜起……旬日以來,疾大勢雖退,飲食亦稍進,然氣體疲乏。”
(二)、指人的氣質和形貌。
《西游記》第三九回:“妖魔變作我師,氣體相同,實難辨認。”
(三)、古謂氣之實體。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歸心》:“日月星辰,若皆是氣,氣體輕浮,當與天合,往來環轉,不得錯違。”
(四)、今特指沒有固定的形狀和體積、能自發充滿任何容器的物質。如:空氣、氧氣、沼氣等。
(五)、文章的氣勢與風格。
宋 陳善 《捫虱新話·歐陽公不以古文始于尹師魯》:“予觀國初文章,氣體卑弱,猶有 五代 餘習。” 清 惲敬 《<大云山房文稿二集>敘錄》:“至若 黃初 、 甘露 之間, 子桓 、 子建 氣體高朗, 叔夜 、 嗣宗 情識精微。”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七五:“不能古雅不幽靈,氣體難躋作者庭。”
釋義:
沒有一定的形狀和體積、能充滿任何容器的物質。通常情況下,氣體分子間距離較大,相互作用力很小可忽略,分子運動十分自由,所以氣體易被壓縮,且能充滿容器。
相關詞語:
唉聲嘆氣暗氣暗惱哀聲嘆氣噯聲嘆氣遍體鱗傷屏氣凝神屏氣斂息屏聲息氣不成體統不識大體卑身賤體卑身屈體膘肥體壯不聲不氣屏氣懾息才氣過人才氣無雙稱體載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