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致
詞語 | 招致 |
---|---|
拼音 | zhāo zhì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引起招致意外的損失招來;羅致招致人才解釋:
(一)、招而使至;收羅。
《荀子·君道》:“夫人主欲得善射,射遠中微者,縣貴爵重賞以招致之。” 漢 應劭 《風俗通·正失·淮南王安神仙》:“俗説: 淮南王 安 招致賓客方術之士數(shù)千人。”《舊唐書·崔胤傳》:“﹝ 胤 ﹞慮 全忠 急於篡代,乃與 鄭元規(guī) 謀招致兵甲,以捍 茂貞 為辭。” 明 孔邇 《云蕉館紀談》:“又開寶市于偽都,招致海商大賈。” 魯迅 《南腔北調集·論“第三種人”》:“左翼作家并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神兵,或國外殺進來的仇敵,他不但要那同走幾步的‘同路人’,還要招致那站在路旁看看的看客也一同前進。”
(二)、引起;導致。多指不良的后果。
《后漢書·陳龜傳》:“呼嗟之聲,招致災害。” 魏巍 《東方》第三部第七章:“他一面埋怨自己沒有攔住他,一面又痛恨 陸希榮 由于動搖招致的嚴重后果。” 胡德培 《寫出新人的精神美和性格美》:“如果尊重事實,辯明是非,那就要承擔愛情生活中被誤解的風險,可能招致與男家關系的破裂。”
釋義:
招致,漢語詞匯。拼音:zhāo zhì指招來;引起;招引;收羅等。見《荀子·君道》:“夫人主欲得善射,射遠中微者,縣貴爵重賞以招致之。”
造句:
1、欺世盜名的人會招致不測之禍,心思隱秘而不外泄的人會招致不測之禍,懷有二心的人會招致不測之禍。
2、把自己內心的計謀泄露給別人的人,必然招致失敗。從別人那里搜刮得多而向外施舍卻很少的人,一定會面臨衰敗。
相關詞語:
不打自招步調一致百慮一致表里一致別無二致錯落有致操贏致奇出奇致勝楚楚有致盜食致飽負重致遠發(fā)財致富發(fā)家致富負乘致寇高情遠致格物致知鉤深致遠過市招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