筏子
詞語 | 筏子 |
---|---|
拼音 | fá zǐ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水上交通工具。用竹或木編排而成,或用牛羊皮等制囊而成解釋:
(一)、即筏。
《元朝秘史》卷三:“咱每可用豬鬃草拴做筏子,徑直渡過 勒豁河 。”《儒林外史》第三九回:“ 蕭云仙 見無船隻可渡,忙叫五百人旋即斫伐林竹,編成筏子,頃刻辦就,一齊渡過河來。” 碧野 《靜靜的河灣》:“只有每當明亮的月夜, 天山 伐木的戰士駕著筏子……才打破這靜靜的河灣。”
(二)、比喻可供利用的工具。
《紅樓夢》第六十回:“如今 三姑娘 正要拿人作筏子呢?!薄都t樓夢》第九一回:“你這箇丫頭,就不是箇好貨!想來你心里看上了,卻拿我作筏子,是不是呢?”
釋義:
水上行駛的竹排或木排,也有用牛羊皮、橡膠等制造的。
造句:
1、筏子在江面載浮載沉。
2、欣賞一下有趣的驢拉板車、駱駝拉爬犁、羊皮筏子以及獨木舟,你會體味到傳統與現代如何互相補充、相得益彰。
相關詞語:
碰釘子矮子看戲愛民如子矮子觀場抱子弄孫不當人子不肖子孫鮑子知我博物君子才子佳人草頭天子赤子之心村夫俗子典妻鬻子東墻處子讀書種子大雅君子戴高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