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殺
詞語 | 艾殺 |
---|---|
拼音 | ài shā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斬割;芟除。《左傳·昭公十六年》:“昔我先君 桓公 與商人皆出自 周,庸次比耦以艾殺此地,斬之蓬、蒿、藜、藋,而共處之。”漢 趙曄《吳越春秋·夫差內傳》:“今前王譬若農夫之艾殺四方蓬蒿,以立名于 荊蠻,斯亦大夫之力。”《資治通鑒·漢靈帝建寧二年》:“夫蠻夷戎狄,氣類雖殊,其就利避害,樂生惡死,亦與人同耳……若乃視之如草木禽獸,不分臧否,不辨去來,悉艾殺之,豈作民父母之意哉!”解釋:
(一)、斬割;芟除。
《左傳·昭公十六年》:“昔我先君 桓公 與商人皆出自 周 ,庸次比耦以艾殺此地,斬之蓬、蒿、藜、藋,而共處之。”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夫差內傳》:“今前王譬若農夫之艾殺四方蓬蒿,以立名于 荊蠻 ,斯亦大夫之力。”《資治通鑒·漢靈帝建寧二年》:“夫蠻夷戎狄,氣類雖殊,其就利避害,樂生惡死,亦與人同耳……若乃視之如草木禽獸,不分臧否,不辨去來,悉艾殺之,豈作民父母之意哉!”
釋義:
艾殺,讀音ài shā,漢語詞語,基本意思為斬割;芟除。
相關詞語:
殺風景不豐不殺不教而殺春生秋殺寸鐵殺人大殺風景方興未艾方來未艾方滋未艾覆軍殺將趕盡殺絕格殺不論格殺勿論格殺弗論格殺無論毀車殺馬借刀殺人奸擄燒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