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牛
詞語 | 野牛 |
---|---|
拼音 | yě niú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哺乳動物、形狀跟家牛相似,身體高大,毛褐色,頭部和頸部有長毛,背部隆起。吃樹皮,樹葉等。有好幾種,分別產于亞洲、歐洲和美洲,現存不多,是一種珍奇的動物解釋:
(一)、野生哺乳動物。形狀與家牛相似。因產地不同而有多種,屬珍奇動物。
《穆天子傳》卷二:“ 春山 百獸之所聚也,飛鳥之所棲也。……爰有赤豹、白虎、熊罷、豺狼、野馬、野牛、山羊、野豕。” 郭璞 注:“今 華陰縣 有野牛、山羊,肉皆千斤。”《論語·季氏》“虎兕出於柙” 宋 朱熹 集注:“兕,野牛也。”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獸二·犛牛》:“出西南徼外,居深山中,野牛也。”
釋義:
1.野生哺乳動物。形狀與家牛相似。因產地不同而有多種,屬珍奇動物。
造句:
1、你老虎口大,我野牛頸粗。民諺
2、大蛇過處一山腥,野牛驚跳雙角折。
相關詞語:
風馬牛一牛鳴執牛耳哀鴻遍野稗官野史搏牛之虻白骨露野版筑飯牛標枝野鹿閉壁清野床下牛斗椎牛饗士村夫野老村野匹夫豺狼野心朝野上下充棟汗牛吹牛拍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