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音
詞語 | 余音 |
---|---|
拼音 | yú yī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指音樂演奏后好像還留在耳邊的聲音余音繚繞解釋:
(一)、聲音不絕。形容歌唱或演奏十分動聽感人。
漢 張衡 《思玄賦》:“ 素女 撫絃而餘音兮, 太容 吟曰念哉。” 漢 王褒 《洞簫賦》:“條暢洞達中節操兮,終詩卒章尚餘音兮。”
(二)、不絕之音,感人至深之音。
晉 潘岳 《楊荊州誄》:“舉聲增慟,哀有餘音。”《老殘游記》第十回:“那知瑟的妙用,也在左手,看他右手發聲之后,那左手進退揉顫,其餘音也就隨著猗猗靡靡,真是聞所未聞。” 趙樸初 《鷓鴣天·觀馬師曾紅線女演<關漢卿>》詞:“水瀉餘音入夢流,詞人心事付歌喉。”
(三)、指尾音。
巴金 《寒夜》五:“余音相當長,這幾句話顯然是從她心里吐出來的。” 峻青 《黎明的河邊·濰河上的春天》:“古鐘的余音,仍然在平原上皇皇地震蕩著。”
釋義:
余音,指音樂演奏后好像還留在耳邊的聲音。同時也是中國人名,有文史學家余音,歌唱家余音。
造句:
1、余音繞梁,三日不絕。如山澗泉鳴,似環佩鈴響。空靈之聲令人憶起那山谷的幽蘭,高古之音仿佛御風在那彩云之際。
2、笑聲像一串銀鈴丁冬響,半入河風半入云,香霧中余音裊裊,不絕如縷。
相關詞語:
八音迭奏不留余地不遺余力八音遏密北鄙之音殘年余力殘渣余孽茶余飯后茶余酒后齒牙余論綽綽有余綽有余裕茶余飯飽德音莫違讀書三余大音希聲刀俎余生東壁余光